2014年9月,公司安排我到长沙市雨花污水处理厂监理部任专监。该项目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,具有单体多、结构和工艺复杂等特点。作为一直从事房建工作的我来说,对该项目有一种陌生的感觉。
通过几天对施工现场情况的了解和部分单体施工图纸的熟悉后,监理部总监分配任务,我负责生物池、高密度沉淀池、滤池三个单体的土建监理工作。
在砼工程施工中,开始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,影响砼结构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。作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砼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治。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,保证结构安全?在实际施工中,要做到预防为主,并分析总结经验,力争把砼质量通病降低到最低。结合本工程砼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,对砼有关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,通病的控制和防治等进行探讨。
比如本项目的生物池单体,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进行满水试验时,本单体的分级蓄试水的总高度为6.0m,当蓄水高度达到4-6m时外池壁的漏点出现明显增多。为什么呢?这就是摆在我们这些工程技术人员面前,值得去深思的问题。随着水位的增高,水压增大这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砼本身欠密实,甚至有内在的蜂窝等现象。
在项目滤池、高密度沉淀池砼浇捣前,在总监协调下,我部分级组织召开了砼浇捣就如何提高浇捣质量的专题会议。要求施工单位重新组织砼班组的技术交底会。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、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均比较重视,次日施工单位召集砼班组由我旁站的技术交底会。会上施工员、质检员对砼分层高度和时间,振动器的工作半径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交底。接受人砼班组的各操作手当场表态认真做好该工作。后来,滤池、高密度沉淀池的池壁砼浇捣、拆模、满水试验后砼的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,漏点明显减少。
由此可见,砼质量通病不是不治之症,只要施工单位的施工员、质检员以及施工班组和监理部的技术管理人员齐心协力,拿出毛泽东时代的“认真”的招数来对待本职工作,严格按规范要求来施工,我相信,即便不能杜绝,也可以将质量问题控制到最小。